音乐推荐 모든 날, 모든 순간
폴킴 – 모든 날, 모든 순간 (Every Day, Every Moment) 네가 없이 웃을 수 있을까? 생각만 해도 눈물이 나 힘든 시간 날 지켜 준 사람 이제는 내가 그댈 지킬 테니 너의 품은 항상 따뜻했어 고단했던 나의 하루에 유일한 휴식처 나는 너 하나로 충분해 긴말 안 해도 눈빛으로 다 아니깐 한 송이의 꽃이 피고 지는 모든…
폴킴 – 모든 날, 모든 순간 (Every Day, Every Moment) 네가 없이 웃을 수 있을까? 생각만 해도 눈물이 나 힘든 시간 날 지켜 준 사람 이제는 내가 그댈 지킬 테니 너의 품은 항상 따뜻했어 고단했던 나의 하루에 유일한 휴식처 나는 너 하나로 충분해 긴말 안 해도 눈빛으로 다 아니깐 한 송이의 꽃이 피고 지는 모든…
我从来没有想到能在这样的“综艺”节目中看遍世间百态。故事的开始在鸟鸣的清晨,两位主持人”去见灿烂的你的故事“,各自手中名为人生的笔记本,写下每个人都不同的一行字,没有正确答案的电视剧,停不下来的连续剧”。(With BGM 《Somebody to love》 by 皇后乐队) 第十三话,再次轮回,春日 两位街头买菜散步的老奶奶,韩妙夕(83),福南顺(79),开篇遇到的这两位老奶奶真的贡献了无数的料,经历了人世间这么多的事情,晚年依然如此开朗,韩奶奶一边开着自己的“玩笑”,一边又炫耀着自己的五位子女。人生到了这个时候是不是已经看淡了生死,兄弟姐妹都已经故去,“到时候就这么走了”,一句风轻云淡的话,却听起来无比的沉重。这位老奶奶的爽快让我想起了我的外婆,健康的生活却每次都将生死放在嘴边。 第二个采访的对象是已经开了60年理发店的“首个女理发师”,今年已经85岁的李德训奶奶,从19岁开始开店给人理发,25岁嫁为人妻,丈夫却先离开了人世。虽然生了四个儿子,却有两位去世了,这么大的年龄,努力地赚钱,“只是为了生活下去”。作为电视机前的观众,以及在场的主持人自然无法开口寻问孩子的故事,我们只能想象,或许是那些年频繁的战争,或许是染上了疾病…… 此时电视剧组插播了脸红的思春期为未生电视剧演唱的OST《가리워진 길》(被掩盖的路),伴随着哀伤的音乐和大量的留白,像是在短短几分钟内翻阅了一个人的一生。 而更让我感动的是,当刘在石坚持要给老奶奶一份礼物时,老奶奶说平生都不买彩票,自己就住在小小的店铺里,“这里是我生活的一流酒店”,每天就挣1万韩元维持生活,只存着25万韩元的退休金,就这样的活着,完全不想要打破目前为止维持下来的生活规则。“一点都不奢求什么,就这样的生活,让我的家人学习,帮他们成家,还送他们去了天堂,送走他们后,我感谢自己可以不麻烦别人的生活着”。老奶奶单纯着,美丽着在这个世界继续贡献着,还继续为人理发。 第三位采访者是一位公务员考试准备中的学生,在街头给两位主持人献上了巧克力,而被拉到一旁,或许她应该感谢这两颗巧克力,让她成为了第一个拿到100万的答题者。或许她又是那个时刻准备着的人,能够轻松的回答出刘在石提出的主观题。街头的采访依然让人无法释怀,连续准备了两年,本以为第一年一定能考上,100%向家人伸出了生活费之手,而第二年也只能够变打工变学习。刘在石问这位考生,春天都到了,却怎么还穿着长羽绒服,而她说了句可能让我今生都无法忘记的话,”备考的人总是很冷“ —- 晚上回去的晚,总是很冷(因为昼夜温差),这一下子就让我想起了《未生》中的话,”无论我多早迎接这清晨,在路上都会有人在,我以为别人还在梦乡,但无论什么时候,这个世界都比我快一步。“这个世界当我在沉睡的时候,永远有人在为生活而奋斗着。 写在各自的人生这本书上的一行字,인생이란 각자의 노트에 적힌 당신 의 한줄 —- 我的四季将继续 下一位采访者是李银宇 35岁的快递员,韩国的快递员也和我们一样,起早,因不同的货物量而不定时下班,联想起我们现在充满着我们生活的快递员,我们享受这样人口优势带来的快递员红利又能延续多久。这位快递小哥,也是非常开朗的了,描述货物多少,用的是梅子季节来临就忙碌了,一年中最忙碌的时候是腌白菜,原来我们一般人眼中的春夏秋冬,在这些忙碌的快递员眼中就是不一样的货物。 第五位受访者是开了14年刀削面店的老板娘沈吉真,14年前的录像店在某一瞬间走下坡之后开了面店,大叔每天3点半起床揉面,大妈接替工作一直持续到晚上9点关门,坚持了14年,当说完这番话后大妈都忍不住落泪了,笑着流泪。却没想这位老奶奶真的是最率真的一位了,每一句话都是发自内心,想要享受人生。 第⑥位受访者是一位在街头工作的5G 工作人员,自来熟,很熟练的把刘在石叫去帮忙,就促成了这次谈话,做着5G 信号,从电线杆到家庭最后的连线工作。这以为电信工作者也是很风趣,从电信副业,谈到家里开着电器店,再到求婚的场景设想,是一个很亲切的人呢。 最后一位受访者是曾经因为翻唱孙丹菲《미쳤어》(疯了)而火爆的老爷爷。 看到这里我似乎已经忘记了这个节目还有一个固定的环节那就是答题给钱,理发店老奶奶严词谢绝了答题,而那个幸运的考生拿走了100万,那个街头的快递员坚定地答对了两题拿走了200万,街头市民为其欢呼,而其实看到这里答不答题都已经不重要了,愿意接受主持人采访的所有人都是生活中的勇士,敢于直面生活的艰辛,写到这里不免又想起罗曼罗兰那句非常经典的话,“真正的英雄是那些看清了生活的真相却依然热爱生活的人”。
韩国旅游的流水账已经写完了,有一些惊喜,也有一些遗憾,但不后悔,办理了十年的签证还可以随时随地出发。于是剩下来的就是将看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世界和我所居住的这个世界来进行一番对比,当然目前而言只能够是最粗浅的比较,毕竟没有在那个地方深入地生活居住过,甚至连他们的语言也只是很粗浅的知道。 了解一个国家的历史、文化,断然是不能从简单的一本书,或者一次漫不经心的旅行而获得的。稍微了解一些韩国近代史的人就知道韩国的近代史也同中国一样充满着荆棘和陷阱,很多人可能知道朴槿惠,但或许更多的韩国人应该对带领韩国实现”汉江奇迹“的朴正熙更为熟悉。然而这位朴总统却因军事政变上台,而终于自己的独裁暴政,留下了一世骂名。随着近两年受到其影视作品的影响,慢慢的开始对这个国家近百年的历史有个大概的了解。也知道了派遣到德国的矿工和护士,也知道了越南战争时派遣的士兵,也知道他们国内的光州事件,也知道了世越号,也知道了最近的胜利事件。所以更加对如今的韩国心生一种尊敬。 关于宗教 或许到过韩国的人就应该留意到街头遍布的教会,以及那高耸的十字架。早之前国内的舆论不止一次提及的萨满教其实只是韩国很小的分支,基督教才是韩国最大的宗教。1 这一趟旅程,虽然并没有特意留心教会,却无数次被教堂独有的十字架建筑打断,去东大门爬城墙看到了,去市厅走在石墙边看到了,连会住宿的地方夜空中也两者两个十字架。 除开基督教,韩国如今依然盛行的佛教也着实让我非常惊讶,仁寺洞旁的曹溪寺如今依然香火旺盛,主殿中诵经念佛的人依然不断。或许也从一方面解释了为什么韩国看不到广场舞,因为很多老人有自己的信仰,有自己的该去的地方朝拜,我们很小心的进入大殿,可以看到围绕着佛像一圈很多跟随着诵经,非常虔诚的跪拜。这是早晨比较早的时候,我不知道他们是不是日复一日每天祭拜,但这一份虔诚确实是撼动到了我。 住房 关于居住我只想说一件事情,韩国的地热质量真的太好了,室内温控系统也真的非常智能了,虽然第一天因为没有调节温度,导致半夜被地热热醒,但也因此去查询了一下 실내室内地热 和 온돌地暖地热 是有一定区别的,室内地热指的是室内最上层空气的温度,所以地板温度通常要比设定的温度要高几度。如果要单纯的设定地板温度则需要设置地暖温度。 另外首尔历史博物馆里面也有首尔上世纪80年代家居布局的展示,也可以一看。 关于自由 关于什么是自由,或许看过韩影的人应该并不会太陌生,但这一次是真真正正感受到了什么叫做表达的自由,经过光华门的时候就有人组织为世越号签字纪念,也有人为光州民主化运动而摇旗呐喊,更甚至有看到标语想要无罪释放朴槿惠,每一个人只要你想要表达,都能够在合法的框架中说出来。 回到现实的事件,虽然现在的胜利事件闹得很大,然而很多人可能忽略了这件事情的源头,只是一位普通的公民,因为在夜店门口见义勇为而受到一帮人挨打而告到警察局,舆论因此为源头开始调查,于是这个雪球越滚越大,娱乐圈,商业圈,到政界,做恶的人总会受到恶报的。这又是小人物的命运决定了这社会的风向标。然而这样的事情却依赖很多很多的环节,见义勇为的实名,迅速反应的警察,大规模报道的记者舆论,公开调查取证的检察机关,还有最重要的是关心自己生存状态的每一个市民,这其中的每一环都不能缺失。 关于大学 首尔大学的景点中不乏梨花女子大学,弘大街道,大学路这样的景点,我们知道往往大学生聚集的地方,总是充满着潮流文化,艺术氛围,虽然我们这一次并没有遇到弘大的街头表演,却在大学路上偶遇了一些残疾人分享自己的故事,我韩语很渣,无法获知他们在讲述什么样的事情,但是每一个分享者都很认真,虽然有些人甚至口齿也有些不清晰,但也还在坚持发出自己的声音。 而从这些自己使用电动轮椅过来的分享者们,我也在想象首尔这座城市对残疾人的友好,想象一个下半身无法动弹的人是需要经过如何的方式才能够从家中赶到街头。 或许更加不用说没有围墙的大学,曾经看到过新闻说游客影响了梨花女子大学,也看到过说游客太多影响了壁画村的生活而当地人将墙壁的壁画损坏,而想到国内每次经过北大和清华门口排满的游人,我们用堵的方式就一定可以维持好学校的纪律吗?而或许是我们应该教育我们的游客参观可以而不要影响了当地人的生活。 参考书目 《大韩民国史》 《韩流:韩国的政治、经济、文化》 《韩流:韩国语和韩国社会》 https://zh.wikipedia.org/zh/%E9%9F%93%E5%9C%8B%E5%AE%97%E6%95%99 ↩︎
因为开始大量看宋朝历史相关的书籍,正好在豆瓣看到有人评论这一本,便加入了待看列表,没想到又从另一个方面领略了宋朝魅力。 这本从《从陈桥到崖山》从人物,事件,文化,制度,总论这五大部分去分析宋朝,虽然不是成体系的历史概述,但是从这一个个的切面却也能感受到宋朝这个朝代所给人的无穷想象。 我之所以说“被大众低估的王朝”,那是因为我印象当中的宋朝,大部分内容还停留在历史课本中的寥寥数字,还停留在金庸先生小说中宋末各地纷争的时候。我记忆中的宋朝是破碎的,存在与苏轼、李清照,范仲淹,陆游等等诗人词人的诗词歌赋中,存在于岳飞、文天祥的忠孝故事中,存在于苏黄米蔡的书法中。读完此书我才更发现四大发明中的三个都出现在宋朝,宋朝的瓷器烧制水平已经非常繁盛,随之而来的就是一系列的疑问,为什么宋朝文化生活上如此丰富,而却频频受到外敌入侵而无法抵御,为什么宋朝的繁荣没有延续,甚至元明清在倒退? 梦断帝王师的朱熹 朱熹在我的印象中就是儒学的集大成者,在此之前我甚至并没有知道朱熹当过帝王师,而也仅仅只有一次,书中引用《中国转向内在》一书中的原文“中国知识分子对政治的兴趣是恒久的,其心态和行为取决于现实政治生态,特别是权利的运作状态“,知识分子明白在一个时常会堕落成绝对独裁的专制国家,至高无上的君主是唯一的关键,他们认为改变了皇上,就有可能改变政府。这是伟大的新儒家朱熹教导皇帝治国在于齐家,齐家在于修身,修身依靠正心诚意。然而这是第一次朱熹入朝为官,而且也是唯一一次。在专制政府下入朝做官的士大夫,偶尔也会让自己的声音上达天听,但结果鲜能奏效,于是接下来只有两种选择:要买继续留在管上,要么走人。 政治老手史弥远 在这一章节中,开篇就写下了令人耳目一怔的话,“以政变手段上台的政治家一般都出现在专制集权国家;还没有听说过美国立国二百多年有靠政变上台的总统,这里的制度原因大可推求”。通过这一番话开始介绍南宋引发两次政变的史弥远宰相。专制政府的权利天平往往是倾斜的,一旦发生权利变更,其带来的一定是天翻地覆的变化。专制政权的运作过程往往会有很多的偶然非程序因素起支配作用。 文天祥 “事业虽无所成,大节亦已无愧”。 王安石变法 社会危机是社会变革的第一推动力,改革变法都是逼出来的,古今无不如此,从范仲淹主持变法新政,到王安石变法,从政治经济文化等等各个方面都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理想是美好的,然而实施过程中却”多少坏事借变法之名以行之”。 作者从王安石变法的过程中总结出几点教训和启示还是非常值得一说,一为把握力度和社会承受能力,二为防止改革动机和最终效果背离,条文和执行的偏差,三为立法和用人双向都不能有所偏颇,四为得君行道的体制所限,变法的最终命运还是由君权政体制来决定的。 然而话风一转,作者从变法的条文和效果来看,变法在政治、经济、思想和文化上都强化了国家行为的集中管制,将宋初和仁宗朝相对开放与宽松的社会体制又逆转了回去。政治上宋初确定的制度(虽然有局限,权利分散,效率低下)但依然有其合理性(分权制衡,权利制约),但是变法中却遏制了合理性,加强了局限性。在经济上加强了政府对经济活动的干预(青苗法,免疫法,市易法,均输法)强化管营禁榷搜刮民财,打击民间商品经济发展,看得见的脚踩住了“看不见的手”。而在思想文化上,在京城设置巡卒,巡查是否有人对新法散步不满言论;在思想言论上,首开党同伐异的政治解决做法,甚至把苏轼打入大牢,仁宗朝言论自由、思想开放的环境也至此一变。 读《宋代太学生救国运动》 没有学生运动的历史年代,不外乎两种可能,其一,确乎是政治清明、社会和谐的太平盛世,学生自然埋首读书,毋须关心政治;其二,在风平浪静的表象背面,是政治高压的空前加强,言论环境的全面恶化与国家元气的彻底斫伤。 从一篇祠堂记说宋儒气象 范仲淹在《祠堂记》中说,“道”体现在臣下,就是要在至高无上的君威面前,保持独立的人格,言其所当言,行其所当行。 吃菜事魔及其他 我原本以为金庸小说中的魔教,明教只是一个完全虚构的存在,原来历史上真的有摩尼教的存在,并且发展的也非常不错。“对社会底层的苦难民众来说,宗教异端在抚平创痛和激起反抗之前是很容易转化的,其临界的坐标即定在苦难的程度和民众的忍耐力的交叉点上。从这个意义上说,异端邪说倒不失为测量社会是否稳定健康的试剂,社会越是安定有序,异端邪说便越没有市场;一旦异端邪说不胫而走,争夺到浩浩荡荡的民众时,这个社会的秩序、机制乃至其本身的现实合理性,一定是出了大问题”。 官方的不宽容权利浩大,可以置无辜的人于死地。而统治者往往误认为这种权力是无所不能的,意识不到这是在为渊驱鱼为丛驱雀,反而迫使异教信徒协力同心,殊死反抗。 宋代的监察制度 我们都知道宋朝有监察使,从历史书上就能够知道这个名词,然而实际上包括我的大部分人对这个名词的含义也仅仅停留在字面上,这个官职具体做什么其实并不了解。书中对宋朝的监察制度有着比较详细的描述,然而宋朝的监察制度受到皇权的约束,如果君主愿意接受台谏,分权制衡就运作的比较正常,然而不愿意,就随时可以从权力制衡的顶端加以干预甚至破坏。 上面只是一些我对书中一些内容的摘录和总结,很大一部分内容都无法归纳进来,比如宋朝的饮食,气象,一些冤假奇案都在书中有着很详细的说明,可以推荐一读。
昨天打开封尘已久的Google Play Music 在首页的推荐中看到了这首 Forza Gesù,一下想起来这首歌在我的曲库中已经存在了很多很多年。所以今天要推荐的歌曲就是这首《加油,耶稣》(Forza Gesù) 。 这首儿歌有很多个版本,最出名的也就是我接触到的版本是由 Francesca Z. 所领唱的版本。 而 Francesca 领唱的版本其实也有很多个版本,从2010年起,之后的好几年圣诞都有这首歌的版本。 Conerto di Natale del 19/12/2010 a Verona 这首是2010 年的版本,在 Verona 教堂圣诞音乐会,也是 Francesca 第一次登台亮相,并成为成名作的一个版本 https://youtu.be/nkWh1ndBz_4 和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14522388 Su Deakids, il Concerto di Natale con il Piccolo Coro “Mariele Ventre” dell’Antoniano! 这是2011年的版本,很可惜的是2011年的版本中录制问题缺失了几秒, https://youtu.be/_iNJjr_YATQ 和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14975657 这是一次录制棚内节目时的版本,这是一个上传到 youku 比较清晰的版本,原始 youku 地址已经失效 https://youtu.be/6u7LkpJk0GU ,然后这是一个翻录的版本,声音质量有所损失…
这部电影呆在待看片单中久久没有打开,一是怕真的片子像是给 Google Earth 做的大型广告,而来是真的怕电影拍的会令人失望。而真的让我再一次从记忆深处将这部电影找出来的契机是因为帮朋友搬家躺在沙发无聊翻看电视频道时一个节目正在为台湾失散的人找大陆的亲人,而那一下子各种情感,各种回忆片段就从脑海中蹦了出来,我想起了《无限挑战》中韩国父母负担不起的小孩被美国人领养,无挑帮助寻亲的故事,想起了片单中这一部未曾打开却一直铭记的《雄狮》,想起了我外婆曾经丢失的一个小孩,却苦苦找不回来。 无疑 Saroo 是及其幸运的那一个,5岁的小孩独自上了列车到了千里之外,语言不通,环境不熟,独自生存了那么长时间,逃离被拐卖的可能,被好心人送到警察局,又被幸运的送到孤儿院,进而又被好心的澳大利亚人领养。看完电影的我常想,Sarro 在孤儿院的那些小伙伴们,以及千千万万同样遭遇的孩子最后的人生轨迹又能如何。我们应该珍惜这样的影片,也应该珍惜自己的每一次善举,如果没有那位将小 Saroo 送去警察局的好心人,或许就没有这样的一个人,也没有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了。 关于电影及幕后的故事想必其他的文字内容也已经足够丰富了,不过影片中最让我感到的是,对于 Google Earth 的使用,既没有破坏叙事,也没有破坏整体的节奏,电影的工整性也能看出来。我之前的担心是完完全全没有的必要,不过电影之外却让我陷入了一些思考,Google Earth 这样一款纯工具的应用,Google 花费了大量的金钱将地球上的每一寸土地丈量进去,却还依然免费的提供给每一个人使用,影片中的 Saroo 可以利用它来找到自己的家,当然我也看到过有人用它来看自己城市的历代变迁,也有人拿它去探索未知的空间。我们能看到就这一款产品所提供的信息给 Saroo 提供的信息量,当然在了解背后的故事之后我们会发现 Facebook 以及其他工具在帮助 Saroo 找回自己的家的过程所发挥的工作,我们能看到信息流通所带来的极大便利,我们都以为画一个圈找回自己的家成为不可能,但是通过这些工具,以及无数的好心人的交流,这一切都成为了可能。我又会想起了我外婆的孩子,我原本以为国内的互联网也是足够发达,却想依然根本无法将信息足够的传播出去,甚至我找不到一个平台能够提供这样的交流,大大小小的论坛,真真假假的信息充斥的互联网的犄角旮旯。然后我突然的意识到国内外互联网从本质上的一些区别,同样是 Google Facebook Amazon,Baidu,Tencent,Alibaba,他们的区别是多么的不同前者是工具,我们能借助他们快速有效的找到我们想要的信息,Google 用来检索,Facebook 用来沟通,Amazon 用来购物,然而后者却是假用工具之名实行信息的封锁,Baidu 可以偷偷的将结果屏蔽,Tencent 可以将信息偷偷的隐藏,而 Alibaba 却真正成为了藏污纳垢之处。对于 Google 来说他从 Google Earth 和 Google Map 中赚钱无可厚非,但这样一款工具所带来的价值已经远远超出了他所创造的利润,有的时候我也想我为什么这么喜欢豆瓣,因为豆瓣对于我来说他就是一个工具,查找信息,发现有趣的人的渠道,它所带来的价值也已经完全足够。 经常有些人说看一个应用的质量,就要去看他提供了多少有效信息,社交网站是99%的垃圾,1%的有用信息,或许这样的评判标准可以扩大,或许可以看这个应用是在创造价值,还是在制造垃圾。对于我豆瓣上每一篇用心写下的评论都是价值,但其实豆瓣一直没有用好,好的内容沉淀在远不为人知的地方。而豆瓣做的不好的地方就是最近的删词条,人为阻隔了信息的流通,想当时被删除的电影下方的影评每一篇都质量上乘却在一夜之间全化为无。 说了这么多和电影无关的话,无非是一些胡思乱想,回到电影本身,这一部我是无论如何都是要推荐的,除开主人公的身世交代,对印度平民生活的展现,以及澳大利亚绝美的风光展现都是非常不错的,Saroo 在后半部分回忆的闪回剪辑的也都很不错,没有催泪的配乐,没有刻意的渲染,却依然感人。
明治维新 日本明治维新,天皇发布诏令,实际上废除了闭关锁国政策,二是废除了新儒学的教育特权。 派遣使者出使,尝试重新谈判,网络科学技术,学习现代经济、政治、法律体系。而在日本实现现代化以前西方国家一概拒绝谈判。 1870年早起,成立第一批现代报纸,同时出版业售卖西方书籍,随笔集,译本 福泽谕吉,在访问归来,撰写《西洋事情》《劝学篇》批判世袭和封建信条,要求社会实现均等,根据人的贡献,学业成就确立人在社会的地位 福泽关于个人尊严的思想从根本上否定了儒家传统,为自由主义意识形态在日本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有的时候看别国历史不自觉的就会联想起历史课本上的一些片段,及其相似的历史,却走向了完全不同的道路。我们很难说那个时代到底是谁的过失,又或许很难说我们缺少了谁谁谁,百年过去了,再来看那段历史,我们能看到一些差别,同样是被打开国门,西学为用,但是我们能看到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日本的学习能力。 什么是现代 一个社会如果显现出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迹象,就可能会被认为是现代的。一个经济体制如果以遵 循资本主义原则建立的市场经济为荣,它就可能是现代的。一个现代的政治体制当围绕核心的民族国家 来组织,受大众民族主义的支持,有一个代议政府(可能是民主制)来表达民意。上述政治体制依赖所 谓的“现代意识”,即要求具有对个体尊严和个体天赋权利的体认。它假定人们具有一定文化素养、能 够(通过教育及公共领域)获取信息,从而能够为自己的最佳利益作出理性选择。 现代日本这本书讨论的内容远远不是这一篇记录能够涵盖的,推荐还是去阅读一下。
意识形态太浓 李承晚时期 看别的国家的历史,总不由自主的有对比。我们来看李承晚政府,李承晚以“四舍五入”修宪确立终身总统制,面对新闻界的大力讨伐,李承晚在1956年颁布《国政保护临时措施法》,加强新闻统治。 面对国民不断的反对呼声,开动国家专制机器向革新力量反扑,以主张邪恶势力,强化《国家包安法》,凡是反对李承晚的个人或者团队,均被视为反政府嫌疑,“国家机密”和“情报”概念扩展到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领域,国民揭露贪腐和恐怖行为也可能被判处10年徒刑。 但是我们在韩国的史书中能看到国民的身影,终身总统制出现后,大量的反对之声,《国家保安法》修正案提出后,遭到全民反对,报社,通讯社,编辑等等各行各业的人民奋起反抗维护自身的权利和利益。 1960年大选,引发“2。28” 大邱学生示威游行,进而引发“四月革命”,一次次的流血事件,终于将李承晚政府推下台。 朴正熙时代 书中对朴正熙时代的描述比较多,其在位18年,多次篡改宪法,虽然在提振经济,新建基础设施以及越南战争和美国的博弈中造就了汉江奇迹,但是其晚期独裁专制,最终导致了其被自己的中央情报部部长枪杀。 朴正熙实行的独裁体制本身就充满了不可调和的矛盾。这种体制一旦不能实现经济的繁荣,自然就会被唾弃,然而即便实现了经济的繁荣,但随之而来的也将是韩国国民政治民主化的要求。 民众对美国的态度 进口牛肉问题 ?瘟问题 韩国历史纪年表 第一共和国,李承晚时期 第二共和国,张勉政府 第三共和国,朴正熙时代 1961.05.16-1979.10.26,起始于 5.16 政变,开启了韩国长达30年的军人统治。汉江奇迹 第四共和国,朴正熙颁布《维新宪法》,该宪法表面三权分立,实际上,国家最重要的权力都集中在总统一人。 第五共和共时代,全斗焕政权 第六共和国,1987年宪法 读这段近代史的时候不由的会想到,后人该如何书写我们现在这一段历史,现在已经没有了史官,零星的政策,变动都在新闻记录中,当后代人再来看我们当代正在发生的事情的时候会不会看的更远。
看完呢我只能说真能想,虽然已经看过一些比较能想的片子了,比如说绑架一号,交换核武器使用权,但是和这一部比起来简直大巫见小巫。 黑美国选举,黑中朝韩三边关系,甚至黑自己。我们都知道这是一部韩国电影,那么拍给谁看的自然不用多说,但是在电影中我们能轻易的看到其实韩国在真正的国际较量中就是一个雇佣兵,没有主权没有行动自由,只能依靠支援。我这两天看《大韩民国史》深有感触的一点就是韩国民众对美国的态度,其实早在朴正熙时代再到后来光州事件,民众早看透美国的居心,所以如果还说韩国亲美的话,不妨推荐去读一读韩国的历史。韩国的很多政策看似亲美实则为自身考虑,最让我正经的是编剧竟然再开头就直接让两枚飞弹飞到首尔上空,我想这也是很多韩国人最担心受怕的一件事情。 反思战争 你说电影拍成这样还不是宣扬战争,然而电影脑洞这样的剧情,而实际上讲述的却是一个悲剧的人生故事,回头仔细想,河正宇什么都没有获得,却丢掉了队友,丢掉了家庭,甚至许诺过的钱也不见了踪影,更甚至差一点丢掉另一条腿。这样深刻的反战还看不出吗。 让我更加敬佩的是,虽然编剧脑洞极大,但是却金句频频,比如开头罗根小伙说要打仗了,但是没有关心,他说了一句,又不会有任何人来阻止,大家都只关心自己,只要自己活着,战争就这样发生了。细思极恐,我们能说我们爱好和平吗?人类历史上发生了那么多次的战争,究其原因真的有后世给予的那么多意义吗?真的不能避免吗? 关于救人 对于这一点其实有很大的矛盾,矛盾的核心就是河正宇,队员临死是救人还是不救。电影里面其实抛出了太多的哲学难题,降落伞难题,脖子中枪难题,是否要独自活下去的难题,这些问题都很难以回答,电影也没有很好的表达出来,不想所谓好莱坞精神,为了救一个人可以损失一个团队,也不像一个独裁君主可以不顾一个人的生死保全他人,终其全片河正宇的人物形象也是不够坚定的,所以还是能看到导演或者编剧再这里的缺失。反而是北边的医生,说了一句“救人一命还需要什么理由吗?”听起来意外的感人。 关于南北关系 韩国对于朝鲜的态度远没有我们想象的对立,片中我们可以看到北边的医生,南边的杀手互帮互助,似乎看中生命相互帮助的也只有此二人,其他人或国家都是视人命如草芥,说轰炸就轰炸,说飞弹就飞弹。还是只有自家人才会互相扶持。 拍摄 关于拍摄,其实很喜欢他的第一人称射击视角,那种类似游戏的视角给了我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反而是刻意的手持晃动太明显了,甚至一度干扰了叙事。另外可能并没有在大荧幕上观看的原因,最后跳伞段落个人也并不是很喜欢。 说了这么多了其实还是想表达一下,这片子一看就是流水线上的产物,虽然剧情上瑕疵很大,但却依然有场面,有特效,故事通顺,情节紧凑,韩国的影视工业也已经如此成熟了啊。